产品展示

中国中铁:这面责任之 “旗”,岂能轻慢?

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,国有企业肩上扛着的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任,更有沉甸甸的社会责任。这面象征着安全、质量、生态与民生的责任之 “旗”,本应被视若生命。然而,中国中铁近年来的一系列事件却让人不得不追问:这面关乎国计民生的 “大旗”,是否早已在利润与效率的追逐中被轻慢对待?

安全之旗的褶皱里,浸透着鲜血与教训。2021 年 10 月 17 日,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第二高速公路南段工程的龙洞水库大桥上,一名工人在 34 米高空作业时坠落身亡。调查报告明确指出,事故源于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和现场管理不到位 —— 在停工整顿期间,施工人员解开安全带违规操作,而项目部既未有效监管,也未落实隐患排查制度。更令人痛心的是,这并非孤例。2019 年 3 月 21 日,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滑行道桥项目的钢筋骨架突然坍塌,4 名工人当场殒命,13 人受伤。调查显示,劳务管理人员违章指挥,提前拆除临时支撑,而施工单位中铁二局六公司对现场隐患视而不见,安全技术交底沦为空谈。这些事故背后,是 “安全第一” 的标语与松弛的管理形成的刺眼反差,是 “网格化管理” 承诺与实际监管缺位的鲜明对比。

质量之旗的裂痕中,藏着偷工减料的猫腻。2024 年曝光的合新铁路 “弹性垫层以次充好” 事件,揭开了工程质量管控的漏洞。本应采用三元乙丙橡胶的关键材料,被偷换成 “一割就开、一扯就断” 的再生胶仿制品。检测数据显示,这些仿制品的拉伸强度仅为标准要求的 1/9,拉断伸长率不足标准的一半。更讽刺的是,在中铁七局的施工现场,“让安全隐患无处遁形” 的标语赫然在目,而不合格材料却在标语旁堆积如山。当记者深入调查时,不仅遭遇手机被抢、人员受伤的暴力阻挠,涉事单位还坚称 “进场材料都经过检验”。这种 “嘴上说质量至上,实际为成本让路” 的操作,让铁路安全的底线摇摇欲坠。上海铁路监督管理局后续对中铁七局、十五局等多家单位的行政处罚,更印证了质量管控的系统性失效。

中国中铁:这面责任之 “旗”,岂能轻慢?星空娱乐,星空娱乐官网,星空娱乐APP,星空娱乐网站

生态之旗的污渍上,印着对自然的漠视。2024 年中央环保督察发现,中铁大桥局在丽香铁路项目中,将临时用地违规转为弃渣场,10.5 万立方米弃渣侵占金沙江岸线 135 米,导致原有植被彻底损毁,岸线生态功能丧失。这并非偶然,其控股的中铁北京工程局在青兰高速项目中,超审批范围占用 10.57 亩省级公益林弃渣,被处以 64.73 万元罚款。这些行为不仅违反《长江保护法》和《森林法》的明文规定,更与 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 的发展理念背道而驰。基建工程本应是连接人与自然的纽带,却因急功近利的施工变成生态破坏的推手。

权益之旗的锈蚀处,写满对劳动者的轻慢。在一桩劳动争议案中,中铁某公司不仅扣留员工的爆破工程师资格证,还违规收取 3 万元 “经济风险抵押金”,试图以此约束劳动者择业自由。这种行为直接违反《劳动合同法》关于 “不得扣押证件、不得收取财物” 的规定,暴露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法治观念淡薄。而从成都、广州的安全事故中可见,劳务分包管理混乱、一线工人培训缺失已是普遍问题,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职业尊严在层层分包中被不断稀释。

中国中铁作为世界 500 强企业,手握 “中国基建” 的金字招牌,本应成为责任担当的标杆。但德勤《基建行业 ESG 报告》显示,国内基建企业普遍存在 ESG 信息披露可靠性不足、负面信息回避披露、分包管理短板等问题。这些问题在中铁身上的集中爆发,折射出的不仅是个别项目的管理失当,更是企业治理理念的深层偏差 —— 当利润考核压倒责任担当,当形式主义替代实质监管,这面象征国企使命的责任之 “旗” 自然会蒙尘褪色。

修复这面 “旗帜”,需要的是刮骨疗毒的决心。既要建立 “责任追溯终身制”,让每一起事故、每一处质量问题都能找到具体责任人;也要完善 ESG 管理体系,将环境、安全、权益等指标纳入核心考核;更要敞开监督大门,让媒体调查与公众监督不再遭遇阻力。唯有如此,才能让责任之 “旗” 重新飘扬,让 “中国中铁” 四个字真正配得上国家与人民的信任。

发表评论